先前那部《小美人鱼》,因为启用黑人女演员,在美国本土以外的国家,票房惨淡。
尽管最终票房收入据说也达到了5.4亿美元,但单单2.5亿美元制作成本、1.5亿美元宣传费这两大块就占了近8成。如果再刨去发行公司、其它诸费用支出,这就是一部“票房爆死”的迪斯尼电影。
尤其在中国大陆地区,观众对脱离原著的黑人选角很不满,并且毫不顾忌西方当时盛行的LGBT意识,不买账就是不买账。在中国大陆市场的票房仅有日本的1/10,实属罕见。
不少日本人也不喜欢小黑鱼,但也有不少人被女主角优美的歌声、戏外的高情商给降服。虽然票房成绩远不及《阿拉灯》《美女与野兽》等,但总算保住了一点迪斯尼电影在亚洲的颜面。
而《白雪公主》真是处处有雷,连最好PUA,最是主动给迪斯尼站台的日本观众也被搞得齐声倒戈。
其实,经过前两年的铺垫,日本人基本接受了一个“不白”的女演员出演“肌肤如雪”公主角色这件事。
毕竟,长得不难看,皮肤不白但也不黑,只要不深究,棕雪公主就棕雪公主吧,勉强可以不出戏。
偏偏女演员瑞秋·齐格勒不是盏省油的灯,戏外的出格言论,直接击碎日本人特别看重的“迪斯尼童话世界”。
“原作重点在爱上面,太奇怪了,不想再看第二遍。”
“这次不是关于爱的故事。”
“不用王子来拯救。“
“王子部分可以全剪掉。”
“(女主)更想握有领导力。”
“在女性力量方面,原作太陈旧了。”
瑞秋这个嘲讽原作的表情,在日网上传来传去。
开始,只是乡民们在网上抱怨。
瞧不上原著,用不着王子,大雪天出生所以叫白雪……那单独拍一部片子,别跟《白雪公主》扯上关系,不就行了?
顾虑LGBT,迪斯尼电影搞政治正确。电影拍好,要上映了,结果世道又变了。《白雪公主》成了过时的笑话。
日本各网络平台顶多转载国外的影评,本地媒体不表态。这些很符合日本业界忌惮迪斯尼的行规风气。
3月20日,日本国内上映,各大电视台为影片宣传造势。